曾經,用戶套餐上所附加的各種子產品與75可選包是影響業務辦理速度的原因之一。今年,公司著重解決這個問題,2月份,市場部的許劍峰便承接了重六項目組里的產品優化遷移工作,負責子產品的割接。184這個數字或許看起來不夠龐大,但這184個子產品所涉及的用戶卻多達196萬,任何一個子產品在遷移過程中稍有不慎,都將影響用戶體驗。許劍峰宛如一位踩在“劍鋒”上工作的俠客,步步小心,確保無誤。
去年9月份,許劍峰和他的同事一同完成了子產品優化遷移的全部工作,改造完成后大大提升了業務的辦理時間,并且沒有接收到一例有關技術方面的投訴。
■記者丁曉東
做“蛋糕”的人
自2002年進入電信以來,許劍峰在電信已經工作了15個年頭。15年內,上海電信將上海建成了“寬帶第一城”“IPTV第一城”“光網第一城”。這15年,也讓許劍峰從一個青澀的大學生成長為中堅力量。
記者:能介紹下你平時的工作嗎?
許劍峰:我的崗位是銷售品配置管理,銷售品指的便是各種各樣的業務套餐,我負責技術工作。當營銷處設計好相關套餐之后,便會形成一張套餐需求單,包括流量、短信等方面內容,我的工作便是根據這張需求單進行業務配置和開發,保證銷售品的上線。舉個例子,營銷處就好比是設計了一張蛋糕圖紙,我就負責把這個蛋糕做出來。
記者:你這次的工作是將子產品遷移成81可選包,介紹一下81可選包吧。
許劍峰:81可選包這個名稱是IT部的人員取的,與之相對應的還有75可選包。前些年的時候,用戶辦理業務需要疊加一個個子產品,比如短信5元包、手機語音包等,這樣操作起來會使系統的維護比較麻煩,而且也會造成資源浪費。拿短信5元包來說,用戶開通這個子產品,是為了一個5元短信包活動,子產品本身對短信功能沒有影響,因為短信業務在其他子產品里已經有了。這樣重復的資源使系統后臺的維護和運行都會變慢,用戶在變更業務時耗時也比較長。
2013年,我們通過CRM系統對子產品進行過一次改造,當時是將子產品遷移成75可選包的形式,今年則是將75可選包遷移成81可選包。這兩個可選包功能上相差甚大。75可選包本質上只是子產品的衍生,用戶必須開通子產品才可使可選包生效疊加。81可選包則與子產品沒有關系,它跳出了子產品的圈,跟銷售品直接產生關系,做到根據用戶存在的銷售品直接控制其疊加數量,相較于75可選包實現了質的飛躍。
因為太忙反而緩解了焦慮
這項工作陪伴許劍峰走過了2017年的大半年時光。子產品全部遷移完成后,其在訂單生成和產品配置環節性能的提升上十分明顯。改造后,生成訂單這個步驟的響應時間提速了將近50%。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收到的技術上的投訴為零。
記者:子產品優化遷移工作進行了半年多,這半年多你是怎樣的一個工作狀態呢?
許劍峰:2月份公司剛下達了這個任務,3月份我便開始前期準備數據的工作,到了4月時我已經陸陸續續地做子產品的配置工作了。經過IT部前期的數據統計,最后確定有184個子產品需要完成割接工作,其中有21個子產品可以直接關閉,剩下的163個子產品則由我和兩個同事一起,三個人共同完成遷移工作。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樣的工作,在初期不是很熟練,花了很多心思,熟悉了之后差不多只需要半個小時便可以完成一個子產品的配置。這些子產品和用戶的套餐是息息相關的,一旦出現差錯,肯定會影響到用戶的套餐使用情況,因此我們在遷移過程中很小心。5月份,我們完成了大概20個子產品的改造,將其遷移成了81可選包。但是這些可選包必須要在月底才可以完成割接,因為月中的時候用戶已經用了部分套餐,這時候去做割接會在套餐計算上產生很大的問題。我們第一批割接工作放在5月31日,這之后還要經過6月份一個月的檢驗,到7月初開賬單時我們才知道割接工作的成效到底如何,有沒有影響到用戶的使用。
記者:在等待過程中會不會很焦慮呢?
許劍峰:一開始會有些擔心,不過因為太忙了,反而緩解了我的焦慮,還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在做子產品時,在配置界面上需要參照75可選包的一些字段,包括開始和結束時間、名稱、權限組等,那時候我們都會反復核對。最后項目沒問題當然很開心,努力辛苦那么久,終于有了收獲。
記者:今年除了這個項目,你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嗎?
許劍峰:嗯,這只是我今年工作的一部分,此外還有“十全十美”系列套餐的配置管理工作。接下來還有CPC項目的工作,不過這應該是明年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