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應急通信,腦海中浮現的總是災區搶險和網絡崩潰時的緊張畫面。人們對機動局的認識,似乎也遮蔽在這片“傳統陰影”下。1993年以來長期從事應急通信網絡運行維護與技術管理工作的蔡云斌眼看著關鍵的衛星通信技術一度陷入低谷,又在“一帶一路”的時代需求下再創生機。2017年,蔡云斌負責起草的衛星網絡技術規劃建議被納入上海電信未來三年技術規劃發展報告,這是衛星通信第一次被納入公司層面的規劃,標志著衛星通信終于告別“傳統”的蟄伏,釋放轉型的潛力。
■記者李蘊坤
衛星通信再“逢春”
應急通信中所倚重的衛星通信技術曾在上世紀90年代迎來輝煌,然而2000年后陸地光纜的迅速發展導致衛星通信業務大量萎縮。所幸否極泰來,“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戰略給陷入低谷的衛星通信打開了新的窗。蔡云斌開始策劃各項應急通信轉型項目,直言這是衛星通信的第二個春天。
記者:以往衛星通信業務遭遇了怎樣的瓶頸?
蔡云斌:衛星通信價格不菲,比如海事衛星,通話費用高,而且核心技術還在美國。傳統應急通信業務的附加值也比較低,像大網支撐這種拾遺補缺的保障項目,和戰時通信、災區搶修這些發生概率較小的項目一樣,都是不收費的。至于賽事、會議轉播都屬于臨時業務,并沒有存量業務。可衛星車等應急通信車的成本又很高,出動一次就得花費上萬。所以集團和公司都特別重視技術變現的問題,要我們探索能夠產品化的轉型業務,用創新的衛星技術提升競爭力。
記者:轉型的進程還順利嗎?
蔡云斌:“一帶一路”對郵輪經濟和海洋需求的重視給轉型業務帶來了很大的商機。現在我的工作就是一邊策劃轉型項目,一邊測試新技術的應用。2016年我們與寶山局合力開發郵輪市場的創新應用模式,提供基于IP衛星網絡的海上通信系統業務解決方案,讓郵輪上的每個游客都能持卡上網。郵輪業務目前已經應用到“輝煌號”上,以后也準備在更多郵輪上落地,將來還能應用到漁船、石油勘探、執法船上去,可以說是通往一片藍海。這個項目也獲得了2016年度上海電信創新獎團隊一等獎。
打造人才梯隊
每個行業的中流砥柱,都會思考后繼有人的問題。除了按集團要求培養應急通信人才,開展培訓授課和技能競賽,蔡云斌也思索著如何為機動局培養一支能適應轉型任務的人才梯隊。
記者:負責應急通信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嗎?
蔡云斌:作為管理層,我并不需要常常奔赴一線,但我依然是機動局總部里出差最多的。不僅是去集團開會匯報新項目的進展,很多時候是為了集團技能競賽。我是集團級內訓師,既有應急通信技術培訓授課任務,還要承擔集團應急通信崗位認證和技能競賽試題組工作。每年競賽規模不一,比如2015年第一場全國大賽在武漢舉辦,2017年則分為東、西部賽區在江蘇宜興開賽。
比賽內容上,有射頻電纜接頭、CDMA基站開通等,還有搭建野外生存帳篷這樣的項目,一方面鍛煉應急通信人才的技能提升,另一方面也讓客戶和媒體看到電信的風采。在這過程中我兼具雙重角色:競賽籌備者和上海賽隊的指導。為了保證比賽公平、公正,確實會比較辛苦。去年比賽的時候下暴雨,積水很深,我和大家忙著把設備抬進抬出,閉幕式領獎都沒有參加。不過這一點倒也習慣了,因為做好工作是最優先的,所以后來給我頒發應急通信競賽特別貢獻獎的時候,都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記者:應急人才隊伍是如何培養的?
蔡云斌:機動局下有三個分局,負責不同領域的工作。開展重大項目時,我會根據項目屬性從不同的分局抽人,組成虛擬團隊。因為涉及到的都是融合項目,將不同專業的人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培養他們“一專多能”。而且我抽調的大部分是新進的大學生,也是考慮到骨干隊伍的延續性。以后我還打算讓他們學做方案策劃,培養新人的責任感,畢竟他們就是未來的技術骨干,需要提升更多的技能。
不再“吃老本”
作為重大轉型項目的策劃者,蔡云斌必須保證自己站在應急通信技術的最前沿。過去的所有成功經驗在與時俱進的衛星科技面前,都是從零開始。因此他一邊馬不停蹄地汲取龐大的知識庫,一邊分析艱澀的技術難題。
記者:挑戰過這么多重大轉型項目,心里是什么感受?
蔡云斌:感覺到很大壓力!什么都是新的,項目開始前要接觸到很多跟前沿科技有關的東西,有些新名詞就像在看天書一樣,根本沒法“吃老本”。如果不把它們搞清楚,你連問題都問不出來。做后端工作要考慮技術條件的可行性,對未來幾年的發展都得有清醒的認識。就好比2014年我負責的南極通信項目,建成了全球首個3G基站,其中應用到的“應急通信衛星帶寬壓縮技術”早在2012年就開始鋪墊了。所以技術條線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急不得。
記者:項目壓力大,要顧慮的方面又這么多,都是怎樣應對的?
蔡云斌:主要是靠自學。光想著等培訓可不現實,我自己買了很多專業書,也借助電信網上大學。另外,每年的衛星通信學術大會、行業應用大會等我都會參加,這樣才能了解業界最新的發展趨勢。但即便如此,還是覺得再怎么摸索都不夠,必須通過實際的工作來提高自己,吸取更多知識。我總是擔心這個項目做好了,下一個還會這么順利嗎?不過說真的,一切都跟項目難度無關,只要花心思下去,找準用戶的需求,難題總能攻克的。